一、應用背景
二連油田是石油開采企業(yè),主要生產單位有9個、1個輸油管理處,分布在阿爾善寶力格、東烏珠穆沁旗,錫林浩特市、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等地,油田開發(fā)區(qū)域東西870余公里、南北距離300余公里。地處內蒙古高原,氣候寒冷,冬季采暖期達7個月之久,最低溫度零下42度,原油生產運行受氣溫影響較大。油品性質差,含蠟、含膠質成分高,凝固點高,原油生產、儲運需要大量燃油進行伴熱和維溫。目前在用燃油站場有阿一聯(lián)、哈一聯(lián)、蒙一聯(lián)、寶一聯(lián)共4座聯(lián)合站;淖一站、賽漢站、阿北站、寶一站、寶二站、寶三站共6座接轉站;阿烏寶線2、4號站,寶蒙線2、3號站,阿賽線首站到末站共12座輸油站。
應用油田伴熱系統(tǒng)熱力平衡技術對目前傳統(tǒng)的燃油加熱爐方式進行改造,技術系統(tǒng)包括:變頻電磁加熱爐、控制閥、法蘭管道等。設備具有高效保溫、智能控制等手段,形成了具有高效、可靠、低投資成本、低運行費用的變頻電磁伴熱系統(tǒng)。
二、設計總體目標
以“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理念,采用油田伴熱系統(tǒng)熱力平衡技術。
三、技術原理及優(yōu)勢
1.技術原理
電磁感應工作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在控制器內由整流電路將50Hz的交流電壓變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接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2KHz的高頻交流電壓。高頻交流電壓流過纏繞在金屬材料管外的高頻導線,高速變化的磁場內部產生的磁力線切割金屬材料時產生無數(shù)小渦流,使金屬迅速加熱達到升溫,整個過程是“電-磁-熱”的高效轉換。
應用電磁感應加熱技術對目前傳統(tǒng)的燃油加熱爐方式進行改造,技術系統(tǒng)包括:變頻電磁采暖爐、控制閥、法蘭管道等。加熱主機采用水冷干式短路線串類型結構形式,實際是短路加熱、渦流加熱、漏磁加熱的“三位一體”加熱方式。設備具有高效保溫、智能控制等手段,形成了具有高效率、高可靠、低投資、低運行費用的變頻電磁感應伴熱系統(tǒng)。
2.電磁變頻加熱儲能設備的優(yōu)勢
(1)高能效
三位一體式的加熱方式,不僅利用電流中的有功功率,還將感應電路的銅損、鐵損、雜散損耗及短路漏磁等無功功率轉化為水的熱能,在現(xiàn)階段國家規(guī)定的電加熱能效比等于產熱量/有功功率的前提下,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得出能效比達到99.15%。
(2)安全
電磁儲能設備為常壓設備,不存在帶壓隱憂;同時,設備運行時,副邊外殼三相短路,其矢量之和等于0,外殼呈零電位,運行十分安全。
(3)水質磁化不結垢
電磁儲能設備的主機副邊外殼上的線圈與外殼之間形成磁化通道,水通過此通道加熱的同時被磁化,在電磁儲能設備的加熱腔體中均不結垢,設備的發(fā)熱體的換熱效率不會衰減,保持長期穩(wěn)定高效。
(4)使用壽命長
電磁儲能設備本身參照變壓器國標(GB)使用壽命標準設計,設計使用壽命20 年,在眾多已投入使用多的項目中均運行平衡,無故障;燃氣設備的一般使用壽命在10-15 年之間,常規(guī)電加熱管式的電設備加熱管在使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后就效率衰減嚴重,一般兩到三年即需要更換電加熱管。